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近日,泉港区涉迁党员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在山腰街道聚福社区举行,来自该区南埔镇、界山镇、后龙镇涉迁村的50余名党员代表参加活动。
针对涉迁党员“组织散、管理难”问题,泉港区实行“原籍村管理+居住地教育”的双向共管机制,由山腰街道党工委与南埔镇、界山镇、后龙镇3个涉迁镇党委签订涉迁党员双向共管协议书,实现活动场所共用、组织活动联抓、党员教育联办。对搬迁后居住相对集中的涉迁党员,根据区域重新划分党小组,由情况熟、经验足、威信高的党员担任党小组长;对搬迁后居住较为分散的党员,按照“就近相邻、便于联系、利于管理”原则,成立街区临时党小组或片区临时党小组,确保涉迁党员管理不脱节、服务不掉链,目前共对从原籍村集中搬出的849名涉迁党员重新纳入21个党小组进行分区域管理。同时,在5大核心商圈、“党建+”邻里中心等人群聚集地张贴“归队码”,引导涉迁党员第一时间找到组织、融入组织。
为进一步推动涉迁党员群众“稳得住”“能融入”,泉港区建立涉迁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包干联系制度。以党小组为单位,由村“两委”成员、党小组长、村民代表主动联系党员群众,全面掌握更新涉迁党员群众情况,在培训就业、子女入学、城乡医疗、养老保险灵活缴费等8个方面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服务。
此外,依托涉迁党员服务中心开设创业课堂,邀请区人社局、农商银行、泉州银行等单位现场讲解贷款扶持措施、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引导涉迁党员能人带资金、带技术在新居住地就业创业。为积极引导涉迁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泉港区完善“红色积分”引领社区治理机制,引导涉迁党员线上认领积分项目、线下开展志愿服务,目前已先后认领环境整治、垃圾分类、文明劝导等事项220多件。
“涉迁党员既是服务对象,更是基层治理工作中的重要力量。通过引导涉迁党员亮身份,让他们找到归属感和荣誉感,实现‘安家’又‘安心’,‘有为’更‘乐为’。”泉港区涉迁党员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
(林弘梫 王立颖|中国日报社福建记者站 编辑 胡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