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定:“非遗”老手艺焕发新活力

福建永定:“非遗”老手艺焕发新活力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3-19 21:5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二十世纪时期,福建龙岩永定客家人家里几乎每户都有一只“副榜炉”,这“副榜炉”一般用于烧水、煮药、煲汤、温米酒等等,当时的“副榜炉”不仅风靡漳、厦、潮、汕各茶馆、饭店等,还远销东南亚等地,风靡一时。

近日,记者走进永定区城郊镇万美村,村民童照章和家人正在家庭小作坊潜心制作纯手工“副榜炉”。童照章告诉记者,随着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这个曾经与家家户户息息相关的“副榜炉”成了客家特色人文的体现。为了传承和发扬光大这一特色产品,童照章继承父亲的衣钵,成为“副榜炉”制作技艺传承人,在万美村纯手工制作“副榜炉”,产品销往闽粤浙等地,颇受市场欢迎。

“如今像我们一样在家制作“副榜炉”的家庭有30户左右,由于父亲年迈,我也是七年前带着责任回到家乡,过起了制炉、卖炉的日子。我想为家乡传统的非遗老手艺再做点事,再出一份力。”童照章说。

据了解,“副榜炉”是清代雍正年间童祖宠改进创制的,距今已有290多年的历史,是龙岩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以来童照章坚持采用纯手工制作技艺,关注“副榜炉”的传承和改进,并融入文创,为客人提供“私人定制”服务,让老手艺焕发新活力。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艺术品的消费需求越来越旺盛,通过文旅产业快速发展,政府对副榜炉非遗文化的宣传力度也越来越大,市场好了,我就想能把更多精力用在研究新产品的开发和制作上,制作出更多精美的传统手工艺品,为客人提供‘私人定制’服务,让副榜炉走向更宽广的舞台。”童照章说。

近年来,永定区城郊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副榜炉”产业发展契机,聘请专门的营销团队,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副榜炉”产品的宣传,通过批量订单、定制生产等形式,积极探索“副榜炉+旅游”“副榜炉+电商”“副榜炉+研学”等多元发展路径,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使得非遗技艺变身“非遗”经济,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经”。

“今年,我镇规划设计了总面积5000多平方米的副榜炉文化体验中心,将在年底前开工建设,我们将进一步挖掘‘副榜炉’的文化内涵,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副榜炉’产品的宣传,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不断加强非遗的传承与保护,推动非遗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非遗产品焕发持久生命力。”永定区城郊镇党委书记刘炘芳表示。

(黄秋萍 熊艺红|中国日报社福建记者站 编辑:胡美东)

【责任编辑:于涵】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