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3月22日下午,由2024厦门国际设计艺术周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市天元酒店隆重举行。研讨会以"乐动|设计引领高品质生活"为主题,来自中国、英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的四十余位学术、艺术和产业界的嘉宾,以及全国各地数百名参会代表、师生和媒体共聚一堂,共同探讨设计艺术在当代生活中的内在联系。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杨冬江主持了研讨会主旨演讲部分,介绍了本次学术研讨的背景和目的。厦门国际设计艺术周展示了国内外设计与艺术领域的一流作品和前沿探索,而研讨会则旨在深入探讨设计艺术与当代生活的联系,揭示其在社会人文景观和时代发展中的独特地位。
设计是一门连接过去与未来、融合艺术与科技的综合性艺术。研讨会以"乐动/设计引领高品质生活"为主题,强调设计艺术如何在动态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为人们创造更富创意、更美好的生活体验。这不仅是对设计本身的探讨,更是对社会、人文和时代发展的深刻反思。
专家齐聚,分享人才培养新理念
在主旨演讲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马赛聚焦于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培养人。他强调艺术加技术、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培养复合型人才使其具备解决现实问题、应对复杂问题的领导力以及学科技术知识和方法。他指出最终的挑战在于设计、制造和销售具有创意的新产品。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成为优秀的设计师或工程师,还需要理解新技术、新产业、新产品和新业态模式,以及掌握新的知识、技术、信息和数据等高级生产要素,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动能。
英国格拉斯哥艺术学院创新与技术学院院长Gordon Hush教授以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问题如经验与知识或期望不符、不能改善生活或解决问题时应该如何应对等为引导,指出技术如何既创造又限制了体验的可能性,以及技术理性将如何塑造文化体验,激发了现场嘉宾与观众的共鸣与深思。他的以“设计漫步”为核心的设计方法研究和案例,提倡通过体验型实践方法来了解更多信息并制定对策,引发人们重新审视设计实践中的挑战与机遇。
艺术和以人为本
著名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邱志杰以案例的形式探讨“如何创造正能量网红文化事件”,分享了通过艺术活动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提升高品质生活的重要作用。他融合互联网流行语和传统书法,以幽默和创意的方式表达了当代社会情感,为人们带来愉悦与感动。他相信,文化事件的成功在于创新和真诚,而这种融合人民文化根源的艺术将塑造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
日本设计师青山周平以“偶然与不控制-用身体思考空间”为题,探讨了技术进步对设计的影响。他认为,随着技术发展,人的价值也发生了改变,以往设计中理性计划和逻辑性规划的重要性正在被梦想、体验、感受和娱乐所超越。他提倡在设计领域里用手设计、用手建造,从目的性设计转向偶然性设计;并与自然合作,带来更丰富的设计体验,注入新的创意与活力。
产业与设计融合,塑造未来设计
小米汽车工业设计总经理、小米集团设计委员会副主席李田原就设计与产业的融合,以及设计在科技与生活融合中的关键角色进行了分享。在当下技术、趋势和潮流迅速变化的环境下,汽车设计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对于汽车设计的百余年历史,他着重阐述了其中一直在不断变化的方面和相对稳定的方面,以及在这种变与不变之中,设计重心的转移。
合作与全球化人才培养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副校长Naren Barfield聚焦设计在提升高质量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涵盖了医疗、健康、社交互动、环境可持续性等方面。他指出未来设计将推动可持续解决方案的创新,促进社会公平和包容。从教育者身份出发,他提到设计教育正在面临重大变革,以适应第四次工业革命和社会需求的演变。通过融合设计原则和STEM学科,教育者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社会挑战的跨学科能力和知识,最终设计仍将继续成为改善人类和地球福祉的重要力量。
设计的未来:共创高品质生活
各位嘉宾的精彩发言凸显了设计在未来高品质生活中的关键地位。设计不仅仅是外观和形式的创新,更是对科技与人文的深度思考。未来更多的国际合作与跨学科融合,将为设计领域注入更多创新力量。这次论坛不仅是一场思想的碰撞,更是一个启示,激励着设计界和教育界共同探索设计在塑造未来的道路上发挥更大作用,共同提升人民群众的高质量生活品质,激发城市活力,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
(中国日报社福建记者站 编辑:胡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