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围绕惠民、绿色、文明目标,坚定不移持续深化殡葬改革

福州:围绕惠民、绿色、文明目标,坚定不移持续深化殡葬改革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3-29 10:2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3月28日上午,福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2024年福州市清明节祭扫服务保障新闻发布会。福州市民政局二级调研员江齐生在会上介绍,今年福州市殡葬改革工作继续围绕惠民、绿色、文明的改革目标,坚定不移持续深化殡葬改革,推动殡葬移风易俗不断深入。

扎实推进惠民殡葬政策落实

从2019年起,福州市在五城区首先推出惠民殡葬政策,主要是免除遗体接运、72小时遗体冷藏、遗体火化、骨灰寄存1年等基本殡葬服务费,至2023年5月减免基本殡葬服务费政策已拓展到全市户籍居民。2023年全市减免基本殡葬服务费达5634万元。今年,将以强化殡仪馆公益属性为切入点,排查整治减免费用不到位、未提供中低档殡葬服务和用品、未上墙公示服务规范等问题,通过多种形式将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减免政策、举报电话进行公示,不断健全完善制度措施。

切实提高殡仪服务市场保障能力

为进一步规范殡仪服务市场,市殡仪馆在2023年5月底成立了殡仪服务中心,组建了一支专业化殡仪服务队伍,为群众提供基础性殡仪服务,并指导丧属办理死亡证明、车次预约、守灵出殡等治丧事宜,提供了“优质、平价、便捷”的兜底性套餐服务。今年,市殡仪馆将进一步拓展服务内容,设计推出更多符合群众需求、让群众满意的套餐服务和个性化定制服务。

加快推行节地生态葬式葬法改革

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市民政局积极探索采用骨灰存放、树葬、花葬、撒海等安葬方式,初步建成一批节地生态安葬设施。三山陵园、圣泉陵园、皇天陵园、天境陵园等都以公园化、生态化、节约化、人文化的标准进行设计建设,提供多样化节地生态安葬方式,使安葬活动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今年的3月19日、20日先后组织了2批次生态葬公祭暨公益骨灰撒海活动,有209位先人骨灰撒入大海。自1997年起,福州市已举办了21次公益骨灰撒海活动,共有近1500例先人骨灰撒入大海,节地生态安葬已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接受。”江齐生说。

根据清明节放假安排,清明节假期4月4日至6日及其前后两个周末(即3月30日、31日,4月13日、14日)为祭扫高峰日。为做好清明祭扫服务保障工作,市民政局将重点采取以下五项措施:

一是鼓励预约错峰祭扫。今年,福州市将推动有条件的公墓、陵园等殡葬服务机构在统筹兼顾群众祭扫需求和服务场所承载量的前提下,自行组织预约祭扫服务,但不限制和影响群众祭扫的自我安排。

二是提升祭扫服务管理水平。殡葬服务机构将认真做好人员车辆承载力评估、完善疏散路线和引导标识、安排接驳车辆、开辟临时停车场地,同时也要求强化火源管控。此外,从方便群众祭扫出发,要求殡葬服务机构适度增设服务窗口、延长服务时间、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手段,努力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温馨的清明祭扫服务。

三是采取系列便民措施。依托市殡葬协会“清明纪念”网络祭祀平台,为市民朋友提供网络祭扫服务;指导各殡葬服务机构做好代客祭扫服务,帮助有需要的市民朋友在节日期间对先人表达哀思;设立医疗救助点,为有需要的市民朋友提供紧急医疗救助;设立便民接待服务点,为市民朋友提供临时休息、免费茶水、业务咨询、祭扫指引等服务;开展鞭炮、纸钱换鲜花,丝带寄哀思、时空信箱,免费提供环保祭祀袋等活动;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特别是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情况,设置绿色便捷通道,保障特殊群众祭扫需求。

四是倡导无烟祭扫。为减少因祭祀用火引发山林火灾,广大市民朋友需提高防火意识,不携带火种上山祭扫,采取鲜花祭祀、无烟祭祀等文明祭祀方式,并主动参与各殡葬服务机构开展的“无烟陵园”创建活动。对于农村传统墓葬区祭扫活动,镇、村干部将在主要进山路口设点检查,开展防火安全教育引导。

五是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今年清明期间,各殡仪馆将开展“开放日”活动,鼓励其他殡葬服务机构也开展“服务体验日”活动,向公众开放主要服务场所,介绍主要服务事项和服务流程,普及殡葬知识,充分发挥殡葬服务机构宣传阵地作用。

“下阶段,我们将继续聚焦群众“逝有所安”的基本需求,加大公益性殡葬服务供给,补齐殡葬基础设施短板,深化殡葬领域移风易俗,落实落细殡葬惠民政策,进一步提升殡葬领域服务质量和水平。”江齐生说。

(中国日报社福建记者站 记者 胡美东|钱淼祺)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