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面积0.18平方公里的城市保税区如何每年“种出”36.7万棵树?

象屿综合保税区位于厦门自贸片区象屿园区,该区为全国首个实现零碳排放的综合保税区,面积0.18平方公里的保税区是如何做到实现零碳排放的呢?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面积0.18平方公里的城市保税区如何每年“种出”36.7万棵树?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8-15 17:3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象屿综合保税区。(供图)

中国日报厦门8月15日电(记者 胡美东 高琳琳 周瑾) “象屿综合保税区自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实现减排量为933.02吨二氧化碳当量,已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碳中和。象屿零碳综保区项目自投用后,全年可节约标准煤2823吨,相当于全年可以少砍约 367171 棵树。”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规划建设局局长张慧琼在接受中国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象屿零碳综合保税区向世界展示了绿色低碳中国的‘厦门经验’!”

象屿综合保税区仓库屋顶的光伏发电设备。(中国日报记者 胡美东摄)

象屿综合保税区位于厦门自贸片区象屿园区,该区为全国首个实现零碳排放的综合保税区,面积0.18平方公里的保税区是如何做到实现零碳排放的呢?为此记者走进厦门象屿综合保税区一探究竟。

象屿综合保税区仓库屋顶的光伏发电设备。(供图)

象屿综合保税区立足区位优势,在规划、建设、管理、运营全方位系统性融入碳中和理念,精准化核算规划碳中和目标设定和实践路径,以智慧化管理实现物流低碳化发展、能源绿色化转型、运营数字化转型,实现园区内部碳排放与碳吸收自我平衡,生产生活深度融合,建成全国首个实现“绿色低碳、智慧运营、共享效益”零碳排放的综合保税区。

厦门港务物流有限公司陈荔荔副总经理说,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早在2012年就开始推进节能灯具改造和智能控制、照明技术应用,2019年集团名列“厦门绿色企业”排行榜首位,2023年荣获“亚太绿色港口”称号。

象屿综合保税区仓库屋顶的光伏发电设备。(供图)

“厦门象屿综合保税区作为现代物流及供应链的重要载体与基础设施,我司作为园区业主单位,紧跟集团绿色发展要求,积极响应自贸委号召,于2019年就开始试点第一个储能电站项目,2020年正式开始进行园区绿色发展规划建设,围绕‘绿色能源、绿色装备、绿色网络‘三个方面构建‘零碳自平衡园区’,助力驻区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提升综合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陈荔荔说。

据陈荔荔介绍,当前,园区内绿色光伏铺设总面积约6.1万平方米,占仓储面积的88%;园区内光伏全年发电977万度,园区自用仅年351万度,余电上网超60%(626万度),助力园区周边赋能增效、减排降碳。截至今年上半年,厦门港务控股集团已在全省范围内建成光伏37兆瓦,年设计发电量4440万度。

工作人员正准备给电动叉车换电。(中国日报记者 胡美东摄)

象屿综合保税区紧抓国家数字化推进工作的浪潮,投入大量资源开展智能化信息系统建设。一是整合构建智慧供应链,借助厦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优势,对接海关、海事、边检等系统数据,实现企业报关无纸化、监管智能化、通关自动化;上线非报关货物数字化试点平台,配合智慧物流平台等系统,实现物流运输的全链条数字化监管。二是建成绿色智能化仓库管理系统,实时监控园区仓库用能情况,对存在的用能浪费现象及时发现,立即整改。

东渡海关保税科副科长庄熙玲表示,厦门海关始终将严厉打击“洋垃圾”非法入境作为守卫国家生态安全的重点工作,持续开展“蓝天”专项行动,对洋垃圾伪瞒报入境实施精准布控。2024年以来,东渡口岸累计查获“洋垃圾”150.62吨。

象屿综合保税区内的港口智慧仓库。(中国日报记者 胡美东摄)

象屿综保区在绿色运营的同时实现高质量增长,2023年综保区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1467亿元人民币(含原厦门象屿保税区),同比增长13.6%,成为厦门市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动力。

调研采访团参观国际航运科创中心。(中国日报记者 胡美东摄)

自2020年起,厦门自贸委就会同生态环境局支持推动港务集团打造象屿零碳综合保税区,经过两年的努力,2023年2月,象屿零碳综合保税区被国家工信部列入全国第三批智能光伏试点示范项目;2023年7月,项目获评为生态环境部“2022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2024年2月,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厦门实践”有关经验做法7个典型案例之一获生态环境部推广应用。

“未来,厦门自贸区将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在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等方面优势,扎实推进自贸试验区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和更多生态文明建设创新案例。”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规划建设局局长张慧琼说。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