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向海而兴

福清,向海而兴

来源:福州新闻网 2024-09-19 14:2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秋日的阳光,柔和而温暖。行走玉融大地,处处可以感受到发展的强劲脉动:在港区,码头船舶排队进港,船舶作业无缝交接,集装箱卡车来回穿梭;泊位码头建设如火如荼;远洋渔获上岸码头,冒着白气的远洋渔获一到岸,海关、边检等口岸联检单位就迅速上船开展工作。在园区,万华化学福建产业园内塔吊林立,施工车辆来回穿梭;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里,工人们正忙着安装海上风电机……

作为“海上福州”建设的重要引擎,近年来,福清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深度融入“海上福州”建设大局,抢抓蔚蓝新机遇,拓展蓝海新空间,在开发海洋资源大局下科学谋划,在壮大海洋经济大势中主动作为,为高质量发展锻强蓝色引擎。

以港通海

激活海洋经济发展动能

日前

在江阴港区8、9号泊位——融港码头

运输车辆来回穿梭

场桥、岸桥正在紧张地装卸

一派繁忙的作业景象

据了解,码头自开港以来,货船纷至沓来,已作业了30条船,主要是以件杂货件为主。7月23日福建融港码头发展有限公司与上合雍鼎集团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将融港码头打造为上合组织成员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集散点,在融港码头成立中俄等双边多边跨国贸易结算服务中心。

“这不仅为融港码头链接‘一带一路’国家带来跨国贸易机会和国际发展空间,也推动福州港加快建设海上互联互通国际运输大通道,助力“海上福建”建设。”福建融港码头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薛风表示,下半年,码头准备口岸开放启动外贸,借用上合组织这个平台,大力发展“一带一路”的货源。

这只是福清市依托港口大平台,坚持“陆海统筹、海陆兼具”,构建安全通畅、高效直达的海上交通网络,拓展海洋经济发展“蓝色空间”的一个缩影。据了解,福清市高度重视构建四通八达、陆海联通的战略通道,开通66条航线,通达“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的主要港口,打通通往长三角、珠三角、内陆腹地、滨海新城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的“高速路”,拓展了海铁联运、水水中转、中欧班列等模式。今年1-6月,江阴港区海铁联运到发量累计完成29311.5标箱,同比增长2.41%,水水中转集装箱量完成26.9万标箱,同比增长8.50%,散改集完成20083标箱,同比去年增长了4.18%。

在元洪功能区,丰富的渔获、繁忙的口岸、火热的建设场景……也是常态。元洪功能区管委会依托港口和产业优势,整合世界优质食品资源、加强国内外食品产业交流与合作,建设食品储运、加工、展示、体验、交易、结算产业生态链,目前,园区国家级进口肉类监管场所及冰鲜水产品、粮食等指定口岸落地,涌动着蓝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大港口、大通道及配套“大进大出”的特质,正成为推动福清海洋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为福清引进大项目、发展大工业提供了坚实基础,万华、三峡风电产业园、中景石化等一批大产业、大项目相继在福清落户,临港产业、商贸物流业等产业迅速集聚。目前,福清全市产值超30亿元企业共24家,正在推进的投资3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有19个,总投资达1436亿元。

产业强海

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近日

走进位于东瀚镇的

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现场

只见塔吊高悬、机器轰鸣

各类工程车往来穿梭……

一片繁忙景象

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将建设海洋创新实验室福清分院、国家级鱼类育苗实验基地、鱼类育苗基地、渔业培训中心、海洋赤潮防治预警服务中心、海洋鱼类教育基地、鱼类科研基地等。建成后将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不仅可以改善和保护海域,为海洋生物种类提供繁殖、生长发育、索饵等生息场所,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还将带动休闲海钓产业和海岛休闲旅游业的发展,预计整体项目直接收益及带动相关产业产出经济效益可达77亿元。

该项目是市委、市政府建设“瀚海蓝色经济产业园”部署的具体落实,充分发挥海洋资源禀赋,坚持开发和保护两手发力,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打造海洋发展劲动能的缩影。

深耕“蓝疆”,唱响“牧歌”。多年来,福清市立足资源优势,谋划特色发展,念好“山海经”,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大力推进“蓝色粮仓”建设,依托城头、海口、龙田、三山等乡镇福清湾海域建设养殖基地,重点瞄准海洋渔业短板,加快推进远洋捕捞渔业、东瀚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等重点项目,助力现代化“海上牧场”高质量发展。2023年,福清市水产品总产量68.43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127.11亿元。

在江阴小麦岛,天蓝海碧,海风阵阵,风力发电机的叶片悠悠地转着,阳光沙滩上,几艘小船停泊在岸边等待出航,游客漫步在海岸边,海天一色,美不胜收。这幅人海和谐的美丽画卷,是福清市守牢海洋生态底线,以“旅游+体验”方式激活“海洋经济”的生动缩影。

万顷碧波拥海来,不仅蕴藏“蓝色产业”,还散发海洋文旅的魅力。在沙埔镇,环绕海岸线种植1200亩红树林,坐岸边休闲木椅观潮平岸阔,看红树林在海风中摇曳;高山镇玉楼村,2.2公里滨海栈道珠帘般串起了环玉龙湾的古泉桥、龙洞、月亮湾……一个个别致景点;吉钓岛内激活海洋文化遗址“石获”这份得天独厚的海洋旅游资源已“沉睡”多年……依托海洋特色,福清市积极探索渔旅、海上温泉、“民宿+”等融合发展模式,推出了一批渔旅融合精品项目,环福清湾旅游高歌猛进,成为海洋产业发展新引擎。

“生态+”

驱动海洋经济绿色发展内在机理

日前,记者在位于东瀚镇的海上养殖设施升级改造项目——福建京海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养殖基地看到,圆形养殖箱漂浮在一万多亩海面上。该公司总经理余銮告诉记者,抗风浪网箱不仅耐腐蚀性强、抗风浪大、可回收利用,而且增加产量提高纯利润。

据了解,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蓝天、绿色未来,近年来,福清市整治修复“双管齐下”,营造“碧海银滩”发展环境,加强海陆污染同防同治、丰富海洋生态修复模式、完善海洋生态补偿制度,壮大蓝色海洋经济规模。开展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升级改造渔排、科学划分区域,推动绿色健康养殖;开展海漂垃圾治理,建立“海上环卫”队伍和常态化保洁机制;开展互花米草防治攻坚战,积极营造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1500余个传统养殖鱼排全部升级改造为塑胶养殖渔排,1.79万亩筏式吊养所使用的泡沫浮球全部升级为环保型养殖浮球,同时新建255个深水抗风浪养殖网箱。

此外

福清市还发布

海洋经济惠企政策“扬帆计划”

在临海新能源产业发展、现代渔业发展

航运业发展等领域

提出了精准扶持政策

支持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秋日的阳光,柔和而温暖。行走玉融大地,处处可以感受到发展的强劲脉动:在港区,码头船舶排队进港,船舶作业无缝交接,集装箱卡车来回穿梭;泊位码头建设如火如荼;远洋渔获上岸码头,冒着白气的远洋渔获一到岸,海关、边检等口岸联检单位就迅速上船开展工作。在园区,万华化学福建产业园内塔吊林立,施工车辆来回穿梭;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里,工人们正忙着安装海上风电机……

作为“海上福州”建设的重要引擎,近年来,福清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深度融入“海上福州”建设大局,抢抓蔚蓝新机遇,拓展蓝海新空间,在开发海洋资源大局下科学谋划,在壮大海洋经济大势中主动作为,为高质量发展锻强蓝色引擎。

以港通海

激活海洋经济发展动能

日前

在江阴港区8、9号泊位——融港码头

运输车辆来回穿梭

场桥、岸桥正在紧张地装卸

一派繁忙的作业景象

据了解,码头自开港以来,货船纷至沓来,已作业了30条船,主要是以件杂货件为主。7月23日福建融港码头发展有限公司与上合雍鼎集团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将融港码头打造为上合组织成员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集散点,在融港码头成立中俄等双边多边跨国贸易结算服务中心。

“这不仅为融港码头链接‘一带一路’国家带来跨国贸易机会和国际发展空间,也推动福州港加快建设海上互联互通国际运输大通道,助力“海上福建”建设。”福建融港码头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薛风表示,下半年,码头准备口岸开放启动外贸,借用上合组织这个平台,大力发展“一带一路”的货源。

这只是福清市依托港口大平台,坚持“陆海统筹、海陆兼具”,构建安全通畅、高效直达的海上交通网络,拓展海洋经济发展“蓝色空间”的一个缩影。据了解,福清市高度重视构建四通八达、陆海联通的战略通道,开通66条航线,通达“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的主要港口,打通通往长三角、珠三角、内陆腹地、滨海新城和平潭综合实验区的“高速路”,拓展了海铁联运、水水中转、中欧班列等模式。今年1-6月,江阴港区海铁联运到发量累计完成29311.5标箱,同比增长2.41%,水水中转集装箱量完成26.9万标箱,同比增长8.50%,散改集完成20083标箱,同比去年增长了4.18%。

在元洪功能区,丰富的渔获、繁忙的口岸、火热的建设场景……也是常态。元洪功能区管委会依托港口和产业优势,整合世界优质食品资源、加强国内外食品产业交流与合作,建设食品储运、加工、展示、体验、交易、结算产业生态链,目前,园区国家级进口肉类监管场所及冰鲜水产品、粮食等指定口岸落地,涌动着蓝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大港口、大通道及配套“大进大出”的特质,正成为推动福清海洋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为福清引进大项目、发展大工业提供了坚实基础,万华、三峡风电产业园、中景石化等一批大产业、大项目相继在福清落户,临港产业、商贸物流业等产业迅速集聚。目前,福清全市产值超30亿元企业共24家,正在推进的投资3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有19个,总投资达1436亿元。

产业强海

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近日

走进位于东瀚镇的

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现场

只见塔吊高悬、机器轰鸣

各类工程车往来穿梭……

一片繁忙景象

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项目将建设海洋创新实验室福清分院、国家级鱼类育苗实验基地、鱼类育苗基地、渔业培训中心、海洋赤潮防治预警服务中心、海洋鱼类教育基地、鱼类科研基地等。建成后将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不仅可以改善和保护海域,为海洋生物种类提供繁殖、生长发育、索饵等生息场所,达到保护增殖和提高渔获量的目的,还将带动休闲海钓产业和海岛休闲旅游业的发展,预计整体项目直接收益及带动相关产业产出经济效益可达77亿元。

该项目是市委、市政府建设“瀚海蓝色经济产业园”部署的具体落实,充分发挥海洋资源禀赋,坚持开发和保护两手发力,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打造海洋发展劲动能的缩影。

深耕“蓝疆”,唱响“牧歌”。多年来,福清市立足资源优势,谋划特色发展,念好“山海经”,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大力推进“蓝色粮仓”建设,依托城头、海口、龙田、三山等乡镇福清湾海域建设养殖基地,重点瞄准海洋渔业短板,加快推进远洋捕捞渔业、东瀚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等重点项目,助力现代化“海上牧场”高质量发展。2023年,福清市水产品总产量68.43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127.11亿元。

 

万顷碧波拥海来,不仅蕴藏“蓝色产业”,还散发海洋文旅的魅力。在沙埔镇,环绕海岸线种植1200亩红树林,坐岸边休闲木椅观潮平岸阔,看红树林在海风中摇曳;高山镇玉楼村,2.2公里滨海栈道珠帘般串起了环玉龙湾的古泉桥、龙洞、月亮湾……一个个别致景点;吉钓岛内激活海洋文化遗址“石获”这份得天独厚的海洋旅游资源已“沉睡”多年……依托海洋特色,福清市积极探索渔旅、海上温泉、“民宿+”等融合发展模式,推出了一批渔旅融合精品项目,环福清湾旅游高歌猛进,成为海洋产业发展新引擎。

“生态+”

驱动海洋经济绿色发展内在机理

日前,记者在位于东瀚镇的海上养殖设施升级改造项目——福建京海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养殖基地看到,圆形养殖箱漂浮在一万多亩海面上。该公司总经理余銮告诉记者,抗风浪网箱不仅耐腐蚀性强、抗风浪大、可回收利用,而且增加产量提高纯利润。

据了解,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蓝天、绿色未来,近年来,福清市整治修复“双管齐下”,营造“碧海银滩”发展环境,加强海陆污染同防同治、丰富海洋生态修复模式、完善海洋生态补偿制度,壮大蓝色海洋经济规模。开展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升级改造渔排、科学划分区域,推动绿色健康养殖;开展海漂垃圾治理,建立“海上环卫”队伍和常态化保洁机制;开展互花米草防治攻坚战,积极营造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1500余个传统养殖鱼排全部升级改造为塑胶养殖渔排,1.79万亩筏式吊养所使用的泡沫浮球全部升级为环保型养殖浮球,同时新建255个深水抗风浪养殖网箱。

此外

福清市还发布

海洋经济惠企政策“扬帆计划”

在临海新能源产业发展、现代渔业发展

航运业发展等领域

提出了精准扶持政策

支持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潮起宜踏浪,风正好扬帆。福清市将充分挖掘海洋资源,优化海洋资源配置,大力发展海洋产业,让新质生产力“入海”、蓝色经济“上新”,奋力谱写福清海洋经济发展新篇章,加快建设产业优、港口强、城市美、民生实、环境佳的最福清。

潮起宜踏浪,风正好扬帆。福清市将充分挖掘海洋资源,优化海洋资源配置,大力发展海洋产业,让新质生产力“入海”、蓝色经济“上新”,奋力谱写福清海洋经济发展新篇章,加快建设产业优、港口强、城市美、民生实、环境佳的最福清。( 福清市影像中心供图)

【责任编辑:黄凌睿】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