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定:首家乡村非遗馆免费开馆 非遗技艺为乡村振兴赋能

福建永定:首家乡村非遗馆免费开馆 非遗技艺为乡村振兴赋能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11-12 16:3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进一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让非遗技艺绽放新时代的光芒,永定区古竹乡打造永定首家乡村非遗馆并于近日开馆。在保护、传承、活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使其与乡村居民日常生活文化相融、现代生活紧密相连。在代代守护传承和与时俱进中绽放生机活力,进而为乡村振兴赋能。

这家乡村非遗馆位于永定区古竹乡瑶下村,由一座老旧的土楼改造而成,总占地面积900平方米,内设缸砵、砖瓦、斗笠、铁锅等古竹境内非遗产品展示区和游客互动区,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了解到古竹农耕文明的文化标记,还能够动手参与非遗制作。

“非遗这个东西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接触并不多,特别是一些传统技艺,来到这里有种时光穿梭的感觉,让我们能够重拾这些渐行渐远的记忆,培养一些传承的兴趣。”游客黄梓鹏表示。

斗笠作为乡村非遗馆内的重头戏,在瑶下村已有150多年的制作历史,被评为龙岩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70多岁的斗笠技艺传承人李新明做了大半辈子的斗笠,而今仍然在非遗馆内一边做着斗笠,一边向有兴趣的年轻人传授技艺,非遗馆不仅让他实现了传承梦,而且让斗笠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通过非遗馆的平台,斗笠这一传统手工艺品不再仅仅局限于瑶下村的小天地,而是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和爱好者的目光。

“几年前的斗笠一顶才卖五块,(甚至)三块都有,有些是送给人家。像现在的斗笠,就是价格比较好了。在前三年的时候就卖了12块,15块,现在就卖了20块了。那现在的斗笠也是差不多,也很多人要来跟我们订货。”永定区古竹乡瑶下村斗笠技艺传承人李新明高兴地说。

近年来,永定区古竹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大力挖掘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推进非遗传承与创新,着力打造“非遗小镇”品牌,发动各方力量,因地制宜活化利用沉睡的土楼,集中展示古竹客家提线木偶戏、手工陶器烧制技艺、斗笠制作技艺、铁锅铸造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着力打造手工制作、产品展示、研学体验为一体的乡村非遗文化会客厅,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新的光芒。

“打造非遗展示馆不仅仅停留于静态的展示,更是为了让游客能够亲手触摸、亲身体验非遗技艺,从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同时,我们把展示馆变成乡村文化会客厅,积极搭建非遗传承人和市场之间的桥梁,盘活非遗产品,让非遗产品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动力。”永定区古竹乡乡长卢荣富表示。

(熊 川 陈景彬∣中国日报社福建记者站 编辑 胡美东)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