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创造性推行承包地地票改革——盘活土地资源 促进农业增收

我市创造性推行承包地地票改革——盘活土地资源 促进农业增收

来源:闽西日报 2025-03-05 17:0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春日的闽西大地处处是生机。在新罗区白沙镇黄坂村100多亩烟稻融合示范片里,翠绿的烟苗在沥沥春雨的滋养中摇曳生长,烟农们穿梭田垄之中,对烟苗进行田间管护。

黄坂村地处新罗、漳平交界,地势平坦,土地资源丰富,是我市承包地地票改革试点村。去年,村集体受全村91户村民委托,对160亩耕地进行整合、统一经营管理,极大提高了耕地生产效益。

据悉,承包地地票是我市“五票制”(林票、碳票、水票、地票、房票)改革中的其中一票。农户以土地经营权托管、入股村集体、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统一生产经营,充分盘活土地资源,促进农业增收。与此同时,村集体出具标注份额的权益凭证,农户可以凭地票进行交易、质押贷款,获得银行授信。

“拿到地票的好处真不少!我家的2亩地不仅跟村集体签订了托管协议,土地收益有了保障,银行还通过评估给了我5万元授信呢!”农户李福顺笑逐颜开。

自开展地票改革试点以来,白沙镇累计流转3400亩土地用于烟稻轮作,净产值达1500万元,累计带动700多人就业,人均年增收约2万元。全镇共发放承包地地票49户,银行授信金额达245万元。

下一步,我市将按照“试点先行、积累经验、逐步推广”的思路,持续完善和拓展“承包地地票”的价值属性、交易属性和金融属性,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新闻多一点

2024年,我市出台《龙岩市创新“五票制”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促进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有效盘活农村林地、承包地、闲置水资源、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等资源资产,推动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份、农民变股东,为加快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目前全市7个县(市、区)试点工作已全面铺开,共发放股金型林票9批次、1200万元、132户,发放股权型林票1批次72200股;发放林业碳票14张,签发碳汇量54551吨;发放水票40张,总水量8855.2万立方米;发放承包地地票80户面积145.5亩;发放宅基地地票6户面积410平方米;发放房票23户面积4915平方米。我市已挂牌成立龙岩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将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上线交易,已挂牌181宗,挂牌金额8542.78万元,成交150宗,成交金额9516.66万元,产生溢价金额973.87万元。

(陈怡琼 郑嘉雯)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