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宁德市市长张永宁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宁德市市长张永宁

来源:福建日报 2025-03-07 16:0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今天

福建日报刊发文章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宁德市市长张永宁

全文如下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访全国人大代表、宁德市市长张永宁

全国人大代表、宁德市市长张永宁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宁德要乘势而上,闯出新路,寻求更大突破。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宁德不遗余力。这些年,宁德始终坚持“抱好金娃娃、发展大产业”,通过培育壮大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青拓、上汽、中铜等“金娃娃”,带动锂电、不锈钢、新能源汽车、铜材料等主导产业茁壮成长,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市场占有率分别连续8年、4年全球第1;不锈钢产量连续10年全球第1。

宁德市中心城区 王志凌 摄

宁德靠的是三点:

一是创新驱动

近3年宁德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36%,去年研发强度3.5%、高出全国0.74个百分点,规上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41.3%、高出全国25个百分点。

二是链条延伸

累计引育龙头配套企业210多家,入选全国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试点城市。

三是绿色应用

电动康养、电动重卡、电动船舶等场景加速推广应用,建成了全国首座标准化光储充检智能超充站、全国首条高速重卡换电干线等示范项目。

张永宁告诉记者,新的一年,宁德将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强化资金链、人才链供给保障,加快构建具有宁德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坚持主体、平台、机制“三位一体”,打造更加集成的创新链。重点鼓励重点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培育高新技术、专精特新企业;建好宁德时代创新实验室及绿色超算中心、国家不锈钢工程研究中心、海洋创新研究院等高能级平台;完善揭榜挂帅、中试转化等机制,推动更多前沿科技成果在宁德落地转化。

中心城区东湖栈道  王志凌  摄

坚持新兴、传统、未来“三业共进”,打造更加协同的产业链。重点实施新兴产业集群壮大工程,持续放大主导产业龙头企业的总部效应,加快增资扩能、技改升级等项目建设,并推动锂电向电动康养、电动船舶、电动航空、无人驾驶等场景拓展,不锈钢向公路护栏、建筑外立面、船舶等场景拓展,加快建设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核心区;实施传统产业转型提升工程,推动电机电器、按摩器向智能化、适老化等方向转型,食品加工向预制菜、生物科技产品等精深加工方向转型,等等;实施未来产业培育发展工程,发挥锂电、清洁能源等优势,布局发展低空经济、新型能源等产业。

宁德锂电新能源小镇 刘忠忠 摄

坚持直接和间接融资“齐头并进”,打造更加多元的资金链。重点通过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引入风险投资、支持企业股权融资、改制上市等,畅通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常态化组织政银企对接,深化普惠金融服务,争取更多金融产品和政策支持,有效提升企业融资获得率。

新城新绿 李民雄 摄

坚持高层次人才和实用型人才“两端引育”,打造更加高效的人才链。重点统筹引才引智引资,建立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人才集聚平台,设立青年科学基金,支持成建制团队化引进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统筹产业、教育和人资服务,从产教融合入手,培育更多能工巧匠和产业技术工人。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