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定菜干:传统手艺中的时光沉香与文化传承

福建永定菜干:传统手艺中的时光沉香与文化传承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4-16 16:2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福建龙岩永定,有这样一种美食,它跨越了四百多个春秋,承载着当地人的记忆与情感,它就是作为闽西八大干之一的永定菜干。这份独特的传统美食,不仅是餐桌上的佳肴,更是永定人无论走到何处都难以割舍的乡愁。

4月16日,走进永定区金砂镇的永定菜干生产基地,不大的厂房内一片派忙碌的景象,工人师傅们正专注地清洗、晾晒、打包着成品菜干。基地负责人谢庆辉介绍,随着当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以永定菜干为主材的梅菜扣肉备受消费者青睐,使得永定菜干的销量急剧攀升。尽管基地规模不算大,但每年仍有几十万斤的菜干发往全国各地。

“我们现在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线下主要以订单形式生产,产品主要销往全国各地,尤其是客家人聚居较多的地方。同时,我们还有一部分产品出口,约占总产量的30%,主要出口到东南亚、欧美等国家。目前,基地每年的总产量达20多万斤,产值接超500万元。”谢庆辉说道。

永定菜干的独特风味,与它和天气的紧密关联以及传统的“三蒸三晒”制作工艺密不可分。冬春时节,芥菜生长旺盛,这是制作永定菜干的绝佳时机。采摘后的鲜芥菜,首先要洗净,晾晒1 - 2天,直至菜叶变软。之后,便进入关键的“三蒸三晒”环节,即蒸后再晒,晒后又蒸,如此反复三次以上,有的加工精细的甚至要进行七蒸七晒。晾晒不仅仅是一种保存食物的方式,更是一门蕴含着自然智慧的技艺。阳光的热量和紫外线,让菜干实现脱水和杀菌,而传统的竹席晒制工具,在保证菜干晒干的同时,还完好地保留了食物的原始风味,让每一片菜干都散发着大自然的气息。

“我们的永定菜干制作不经过腌制,只是在蒸的时候放一点食用盐,完全是原生态的味道。经过‘三蒸三晒’的菜干,口感香甜且有嚼劲,还避免了亚硝酸盐的产生,是非常安全的食品。”谢庆辉强调。

从历史的长河中走来,永定菜干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承载着一代代客家人的坚守与传承。2011年,永定菜干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这不仅是对其品质的高度认可,更是对传统技艺传承的肯定。在这小小的菜干背后,是客家人对故土的深厚情感。每一片菜干都像是一个小小的文化符号,诉说着他们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传统的执着。

随着时间的推移,永定菜干或许会在更多的地方飘香,让更多的人品味到这份来自福建龙岩的独特风味,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温度。它就像一首古老的歌谣,在岁月的长河中传唱不息,讲述着客家人的故事和情感,成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文化纽带。

(黄秋萍 汤胜新∣中国日报社福建记者站 胡美东)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