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汹涌奔涌之际,医疗服务亦迎来前所未有的重塑机遇。近日,“央媒话厦门”主题采访团走进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亲历人工智能技术如何深度嵌入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绘就智慧医疗的生动图谱。
作为福建省智慧医院建设的排头兵,厦大附一近年来以本地化部署的DeepSeek大模型为核心引擎,先后完成了病历系统、影像报告系统、手术麻醉系统、合理用药系统等关键医疗环节的AI赋能,在临床诊疗、运营管理、患者服务等多个维度实现质的跃升。
在乳腺外科门诊,主任医师陈双龙向记者团演示了AI助手在病案撰写中的“神速表现”。输入出院记录及诊疗请求后,DeepSeek不到一分钟便生成涵盖诊断依据、后续治疗计划、饮食指导等内容的完整文书。原需20分钟完成的任务,如今5分钟之内一气呵成。“它就像一位严谨的实习医生,协助我们理清思路,兼顾效率与质量。”陈双龙说道。
而在放射影像科,AI已然化身“智慧之眼”。接入DeepSeek的大模型系统不仅可对影像报告内容进行一致性、完整性与标准化质控,还具备三维图像重建与可疑病变自动标注功能,进一步规避漏诊风险。即使微小至2毫米的病灶,也难逃其精准捕捉,显著提升了放射科医生的诊断效率与准确率。
厦大附一还通过智能客服平台实现为患者赋能。借助DeepSeek与沧穹定位技术,系统可主动识别患者需求,实现从就诊提醒、AR院内导航、智能缴费、取药协助,到用药指导、复诊预约的全流程陪护服务。
“AI不能替代医生,但能成为我们最值得信赖的助手。”院长张福星指出,DeepSeek大模型已成为该院智慧医疗建设的重要基石,未来将持续向动态心电、健康体检、互联网医院等更多场景延展,构建覆盖诊疗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医疗体系。
(中国日报社福建记者站 记者 胡美东∣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