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科技守护“孤独症儿童”公益项目成果将于六·一儿童节发布

首个科技守护“孤独症儿童”公益项目成果将于六·一儿童节发布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21 16:5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进一步加强孤独症儿童关爱服务,探索以“科技向善”为引领,推动社会力量开展助残科研公益活动,让科技连心孤独症儿童家庭“急难愁盼”,助力技术成果转化为民生福祉,近日,福建省残联主管的关爱孤独症儿童助残社团组织联合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共同发起科技公益助残的力量,由谭蔚泓院士和韩达研究员牵头组建跨学科团队(成员包括中科院韩达、陈广勇、姜顺超、浙江大学王海帅、香港大学于乐全、之江实验室马宁、上海交大马倩等顶尖专家),启动“多模态AI技术运用于孤独症早筛”的公益科研项目。

项目科学家团队基于DeepSeek大语言模型融合构建了全球首个孤独症专业领域的AI智能体,并将于6月1日正式发布。该智能体深度学习了权威的孤独症诊疗指南等相关知识、世界范围内25000+孤独症相关的前沿研究文献,并实时跟踪最新科研和临床进展,可快速精准与专业医生、科研人员、孤独症家庭等人员进行交互沟通。经科学家团队前期测试显示,该智能体可快速精准与专业医生、科研人员、孤独症家庭等人员进行交互沟通。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所有科研经费全部由该项目科学家团队提供支持。

据福建省与你孤独症儿童服务中心主任陈崧介绍,试点数据显示,该AI智能体筛查准确率超85%,能将诊断窗口提前至18月龄。“中国孤独症儿童平均检出的年龄是四岁,四岁才检出的话,对他们进行一些干预就已经滞后了。我们为什么去做这件事,就是希望早发现、早干预,然后提供一个能够覆盖基层的一个普惠的筛查方案。”陈崧解释道。

(中国日报社福建记者站 记者 胡美东)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