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定:土楼作砚书课改 客韵化雨润新苗

福建永定:土楼作砚书课改 客韵化雨润新苗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5-21 16:5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5月21日,福建省龙岩市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试点(课程建设项目)永定基地校研讨活动在永定区实验小学圆满启幕。来自全市的教育专家、教研员及骨干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地方文化赋能学科融合”的课改路径,通过成果展示、课例研讨等形式展开深度交流,为闽西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深厚文化底蕴与创新活力。

活动现场,永定区实验小学特色课程成果亮点纷呈,跨学科主题学习与地方文化深度融合的教学实践令人眼前一亮。在“探秘客家土楼”项目式学习成果展示环节,学生们化身为“小小研究员”,从世界文化遗产客家土楼切入,深入探究土楼建筑特色、家训文化、楹联艺术、民俗风情及美食传统。通过多维度评价量表,他们在实践中完成跨学科知识整合,将艺术审美、生活体验、文化传承与个人成长紧密相连,不仅增强了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感,更激发了主动探索、积极进取的学习热情。

 

“这种‘做中学’的方式让知识变得鲜活生动。”永定区实验小学学生张馨瑜分享道,“我们小组通过测算发现,土楼外墙独特的收分角度能够有效分散地震能量。在研究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有趣的知识,还能和同学们一起合作展示,学习变得乐趣无穷!”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以客家土楼项目为例,语文组以土楼楹联为载体开发读写课程,数学组将夯土工艺转化为几何教学案例,科学组则通过客家美食发酵探究微生物知识。”永定区实验小学副校长陈晓华说,“目前,我们已构建起‘主题式课程群+项目化学习链’的课改体系,看到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更加坚定了我们推进课改的决心。”

此次研讨活动搭建起区域教育交流互鉴的优质平台,有力促进了教育资源共享与整合。永定区实验小学表示,将以此为契机,充分吸收各方建议,持续深化课程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为龙岩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永定区实验小学将地方特色资源与现代教育理念有机融合的做法极具推广价值。”龙岩市东山小学副校长陈慧说,“在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上,我认为还可以进一步优化,比如加强学科间的衔接与整合,更好地实现五育融合。”

“我们依托本土资源,打造客家文化、中草药特色课程体系,旨在让学生在学习中厚植家乡情怀,提升综合素养。此次活动汇聚了多方智慧,为课程改革指明了更清晰的方向。”永定区实验小学校长郑寿林说,“我们将继续优化课程设计,让改革成果惠及更多学生。”

当清晨的阳光洒向土楼飞檐,当悠扬的客家童谣回荡在校园,永定区实验小学的课改实践正将文化传承与创新育人有机结合,构建起立体多元的教育生态。正如郑寿林校长所说:“课改不是简单的革新,而是让千年土楼讲述历史故事,让百年校史焕发时代光彩,让每个孩子在文化浸润中成长为既有文化根脉,又具现代视野的时代新人。”

(黄秋萍∣编辑:中国日报社福建记者站 胡美东)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