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福建省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合力推动福州九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实践的实施意见》走实走深,5月24日上午,由共青团福州市委员会、市少工委主办,福建省张群林综合实践名师工作室承办,福州市三江口植物园、海峡书局、福州八中、福州小柳小学、福州市集邮协会青少年工作委员会协办的“三江寻青绿,八闽筑金山”自然生态研学实践活动在福州市三江口植物园正式拉开帷幕。活动汇聚教育专家、生态学者及福建省、福州市红领巾讲解员比赛获奖选手和学校师生代表,通过沉浸式研学体验深化生态文明教育,旨在引导青少年将书本知识与生态实践相结合,让生态文明种子在行走中生根发芽。
活动中,福州市红领巾讲解员大赛一等奖获奖选手,来自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三小学的胡杼清作为学生代表发出倡议,呼吁青少年“用脚步丈量自然,用行动诠释担当”。福建农林大学李芳教授带领师生参观"方寸间的自然"主题邮票展,通过200余枚珍稀邮票讲述全球生态故事,“从武夷山丹霞地貌到闽江湿地候鸟,方寸邮票承载着生态文明密码。”在兰花温室研学环节,讲解员通过介绍各类兰花并结合珍稀濒危植物展示,带大家感受了“万物共生,和美永续”的生命力量,让学生们直观感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现场,参加活动的学生获赠《玩中学》《郊野植物图鉴》等书籍,鼓励少年儿童在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中成长为生态文明先锋。
福州市三江口植物园作为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融合的典范,是诠释“两山”理念的鲜活课堂。活动全程贯穿“行走的思政课”理念,将三江口植物园的水系治理、植被修复案例转化为教学资源。福建省张群林综合实践名师工作室张杰老师介绍,本次研学实践活动凸显三大创新:一是整合高校、出版社、中小学校、科研院所、学术社团等专业力量跨界打造课程体系;二是构建“观察-探究-践行”螺旋式学习模式;三是应用项目式学习机制,后续将鼓励学生创作生态主题调查报告、自然笔记。
下一步,共青团福州市委、市少工委将持续深化自然科普研学活动,整合资源,打造具有共青团、少先队特色的青少年研学精品线路,推动生态教育与劳动教育、科技创新融合,为培养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者提供实践支撑。
(编辑:中国日报社福建记者站 胡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