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理念不同,“吃”法各异,收获有别。
“你们永泰的发展方向就是绿水青山。”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时,曾把永泰等山区县比喻成足球场上的后卫,希望他们保护生态要当好“后卫”。
30多年来,永泰干部群众牢记“后卫”的定位,咬定青山不放松。如今,一条大樟溪,为福州都市圈下游580万人送去源源不竭的优质水。大樟溪畔的莒口村,上下求索,敢闯敢试,再一次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村民当上了股东,分享绿色发展带来的红利,“旅游饭”越吃越香,生态路越走越实。
说山区是“后卫”,是从发展全局来看。山区往往承担着生态屏障、水源涵养等基础性功能。相比摧城拔寨的前锋,后卫看起来默默无闻,但稳固的后防实则是取胜的前提,来不得半点马虎。
从现代足球的发展来看,“后卫”当“前锋”早已屡见不鲜,甚至成为胜负手。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山区更多扮演“后卫”角色,但在绿色经济、新兴产业快速崛起的当下,山区独特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地域文化反而成了优势。而从“后卫”变身“前锋”,需要有守正出新的闯劲、敢拼求赢的冲劲。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在两天的蹲点采访中,记者从永泰县、莒口村看到的正是这样一种精气神——
咬定青山的战略定力。一任接着一任干,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向污染型、高耗能产业坚决说不,守好护好母亲河,让大樟溪这条闽江下游最大支流碧水长流。
因地制宜的务实作风。以水为“媒”,发挥特色水资源比较优势,通过“保障水、能源水、品牌水、文旅水”四个路径做好水文章,做强水产业,实现从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奋勇争先的进取精神。从外出引苗广种柑橘,到自发集资搞旅游,再到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一次次“敢于吃螃蟹”、一回回破解新难题,为发展农村经济、带动共同富裕闯出一条路子。
当前,全省上下正持续深化拓展“三争”行动,推进实施“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工程,必将涌现更多像莒口一样主动作为、勇于创新的新农村图景,不断探索具有福建特色的乡村全面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