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走进永定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内机器轰鸣,高新技术企业车间里智能设备高效运转。这片曾以“打工潮”闻名的土地,已成长为电子信息产业的新兴热土,向着“打造闽西南电子信息产业高地”的目标阔步前行。
数据显示,2024年,永定区电子信息产业全年产值突破117亿元,同比增速达66.38%,规上企业增至24家,产业集群从零星几家企业跃升至70余家。这一跨越式发展的背后,是永定人二十年间从“打工潮”到“回乡创业”的奋斗积淀,更是党建引领、政企联动推动产业升级的生动实践。
“永定人凭借敢闯精神奔赴深圳、东莞,从生产线工人起步,在电子信息产业浪潮中积累技术、资金与市场经验。部分先行者完成从打工者到企业家的蜕变,在光纤光缆、线束连接等领域站稳脚跟,为家乡产业埋下‘星星之火’。”永定工业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永定区瞄准电子信息产业风口,打出招商引资“组合拳”:2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拔地而起,“永商回永”工程吸引上百位乡贤企业家“候鸟归巢”,带动企业数量从零星几家增至70余家。从用地保障到税收优惠,从“十一条措施”推进新型工业化到“人才新政28条”柔性引进“博士副总”,政策精准滴灌助力技术攻关与产业升级。“最想做的就是把前沿技术带回永定,让家乡长出‘金果子’。”永定互宽集团负责人道出众多永定企业家的心声。他们不仅带回资金与项目,更推动产业链向数字服务、智能装备等高端领域延伸,形成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生态。
为破解“链上企业”发展难题,永定区成立电子信息产业链综合党委,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任党委书记,工信、商务等部门及龙头企业负责人共同参与,建立“一月一例会”机制。“企业遇到什么问题,我们就研究解决什么问题。”永定区副区长李达才说,以党委政府力量推动产业链协同高效发展。与此同时,创新推行产业链党建“五联模式”,通过组织联建、资源联享、难题联解、活动联办、发展联促,以红色引擎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熊川∣编辑:中国日报社福建记者站 胡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