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家博士后平台擎起产业升级明灯“央媒省媒泉州行”解开民企创新密码

121家博士后平台擎起产业升级明灯“央媒省媒泉州行”解开民企创新密码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17 17:3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7月14日至15日,由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泉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的“央媒省媒泉州行”博士后创新专题采访活动深入泉州民企一线,探访这座万亿GDP城市如何以博士智慧撬动产业升级。采访团先后走访晋江高科技园区总站、安踏集团、南方路机、九牧集团、清源创新实验室等5家博士后工作站点,通过实地探访智能工厂、对话科研团队、观摩成果转化场景,全景展现泉州“民企+博士”的产研融合生态。

图为九牧集团绿色黑灯工厂工作情况。(梁家瑜 摄)

据悉,泉州市累计建立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30家、省级基地26家,形成覆盖八大重点产业的创新网络。截至2025年3月底,320名博士后取得发明专利291项,实现成果转化经济效益超10亿元。其中晋江工作站作为全国首家县域博士后站点,大力建设完善人才引育机制,累计引进海内外博士120名,其中不乏曾在IEEE(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等平台任重要职务的魏尧博士等高端人才。目前,晋江工作站已先后完成科研项目146项,获发明专利35项,出版专著23部。“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晋江经验”正在走遍全省。此外,“企业出题-博士解题-市场验题”的产研融合机制也尤为亮眼。安踏博士后刘可帅研发的“冰溶纱”技术,通过纳米级功能调控使运动面料效能提升30%,创造1.3亿元订单金额;南方路机的杨建红博士后团队围绕智慧搅拌,智慧破碎,智慧固废三大领域开展科研和技术创新工作。在诸多项目成果中,智慧建废分选系统,大幅提升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效率和纯度,有效减少了填埋量,促进了循环经济发展;高端干式机制砂生产装备,实现了对进口设备的替代,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亿元。

据悉,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将于10月中下旬在晋江举办。泉州市政府将进一步发挥大赛效应,推动博士后工作再上新台阶。企业,博士后与高校“强强联手”,泉州正在书写自主技术突破与企业经济效益“双赢”的产业生态新篇章。

(梁家瑜∣编辑:中国日报社福建记者站 胡美东)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