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暑气渐浓,但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陈东乡,微风里飘来的不只是热浪,更有葡萄的清甜香气。眼下,当地的葡萄园迎来了丰收季,一串串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不仅让游客尝到了夏日的甜蜜,更奏响了乡村振兴的“丰收乐章”。
7月21日,记者走进永定区陈东乡城东村源华家庭农场的葡萄园,在充足的日照与果户们的悉心养护下,一行一行粗壮的葡萄藤枝繁叶茂,一串串青绿、酒红、玫紫色的葡萄,犹如一颗颗璀璨的“宝石”,错落有致地缀满枝头。农场主江源春和果农们正忙着为客人订单采摘葡萄,而慕名前来的游客们穿梭在葡萄园里,体验采摘葡萄的乐趣,享受夏日的甜蜜滋味。
“这里的葡萄真的非常好吃,又香又甜、又脆又纯,我们家的老人孩子都很喜欢吃。”游客胡秀峰说道。
“工作日每天能卖1000多斤,周末客流量翻倍,最多一天可以卖3000斤。”永定区陈东乡城东村源华家庭农场负责人江源春说,“我们园内的八个葡萄品种错峰上市,早熟的夏黑、醉金香已售罄,户太八号和红富士正热销,43亩葡萄园年产10余万斤,年产值100多万元。”
说起种植葡萄的经历,江源春感慨万千。2014年,陈东乡城东村因生态保护需要划定禁养区,曾以养猪为业的江源春面临转型抉择。“禁养不是绝境,而是转机。”他敏锐捕捉到生态农业的潜力,2015年投入150万元将养猪场改建为家庭农场,用40余亩土地建起大棚葡萄园。从生猪养殖到葡萄种植,隔行如隔山。江源春从零学起,剪枝、授粉、疏果、防病虫害,每一个环节他都亲力亲为。
“从种葡萄第一天起,我们就一直施有机肥。葡萄种植关键在管理、重点在培育、卖点在品质。在葡萄种植过程中,我们严格限制产量,每亩产量大约在2500斤左右,我们从剪枝、施肥、人工授粉、疏花疏果到病虫防治等生长的各个环节,都严格按照绿色环保要求进行。” 江源春说道。
在陈东乡,葡萄种植只是特色农业发展的一个亮点。近年来,陈东乡逐渐探索出“生态优先、品质为王、农旅融合”的发展路径,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禀赋,瞄准市场需求,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休闲农业+旅游”模式落地,引导农户种植葡萄、百香果、蜜柚等特色水果,形成“四季有果摘、全年有客来”的格局。如今的陈东乡,不仅有葡萄满园的甜蜜,更有乡村振兴的活力。生态种植让土地更肥沃,特色产业让农民更富裕,乡村旅游让农村更热闹。江源春的葡萄园年产值超百万元,成为当地“甜蜜经济”的标杆;越来越多农户跟着走上特色种植路,曾经的“禁养区”变成了“聚宝盆”。
(黄秋萍∣编辑:中国日报社福建记者站 胡美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