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游戏场景到金顶云海:武当探索数字时代文化传承"破圈"范式

从游戏场景到金顶云海:武当探索数字时代文化传承"破圈"范式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05 16:2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去年,《黑神话:悟空》的现象级爆火,不仅让全球玩家领略中国神话的魅力,还成就了爆款文旅打卡地。近两年全国各地也纷纷出台政策,表明要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转化,支持游戏、动漫等数字内容与文旅场景结合,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赢发展。与此同时,位于湖北的武当山也正迎来一次数字时代的创新传承。网龙旗下《魔域口袋版》近日携手武当山,一场别开生面的道文化与数字技术的双向奔赴正在上演。

数字技术构建文化新样本

传统文化传承玩出“武当范式”

武当山自明代起便是道家修炼的圣地。作为道教文化中的翘楚,武当山已成为各大游戏的“绝佳CP”。在湖北省将武当山定位为“世界文化旅游目的地”的背景之下,武当山也逐渐探索出一条“技术赋能文化,游戏重构体验”的创新路径,为传统文化传承提供可复制的“武当样本”。

此次武当山与网龙《魔域口袋版》的联动,不仅在游戏中利用数字技术还原武当山经典场景,构建“可交互文化场景”,还通过“太乙阵师”职业植入道教阴阳五行哲学,武当山的太极八卦、太子坡的九曲回环、紫霄宫的香火缭绕,共同构成栩栩如生的文化素材。试想一下,当魔域口袋版新职业“太乙阵师”行走在武当山金顶之上,游戏特效与真实云海交织,一场数字时代的文化传承正在上演。

游戏重构文化传播链

游戏IP成“破圈”加速器

游戏对于传统文化的赋能作用已在各层面得到认可。音数协游戏工委开展的文化调研报告显示,84%的中国游戏企业在游戏角色设计中借鉴了中华传统人物,98%的企业在游戏环境与物品设计中采用了中华传统文化要素。

《黑神话:悟空》不仅将传统文化与游戏融合,更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生动再现了《西游记》中的佛教和道教哲理,成为承载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哲学思想的生动载体。不仅带动文旅发展,更长期推动了文物保护和中国传统文化IP全球化。

在《魔域口袋版》与武当山的联动中,不少玩家在体验"太乙阵师"职业后,自发在社区分享对武当文化的兴趣,甚至计划实地探访。玩家在虚拟世界中接触到传统文化元素,进而产生探索现实文化的兴趣,这展现了游戏作为文化"翻译器"的独特价值。就像《黑神话》带动“山西古建热”一样,游戏与文化的深度结合,正在为传统传承开辟新路径。

融汇全民数智之力

“虚实共生”开启产业新窗口

游戏与文旅产业的双向奔赴,本质上是科技与文化的相互融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以促进新型文化业态的发展”。《“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中也表明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

正如许多游戏厂商与科技企业一样,网龙也正通过数字技术打造的新范式,催生新型文化生产力。据介绍,通过游戏IP与传统文化的有效结合,网龙持续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包括在游戏IP中植入故宫、陕西皮影戏、福建寿山石、非遗剪纸等世界级和国家级文化遗产名录的特色中国传统文化……从“深闺无人识”到“全民共守护”,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赋能,更是文明传承的生生不息。

今年,网龙与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新华出版社等产学研政机构,共同发起“数字山海·福游新生”专项计划,并在今年的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展出一系列数字文旅示范项目,将游戏化脚本和文旅资源相结合,结合高精度无人机扫描、3D建模、虚幻引擎、数字人技术等,实现沉浸的文旅体验。今后,网龙也将分阶段有序推进“游戏+文旅”IP的系统性合作。

科技与文化的碰撞已超越形式创新,直指文明传承的核心命题:以时代语言激活文化基因,在虚实共生中开启新窗口。当武当山的千年道韵通过游戏触达千万玩家,这场双向奔赴的终极意义,正在于让文化遗产在数字时代重焕生机。

(编辑:中国日报社福建记者站 胡美东)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