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引领 双创育人 阳光学院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

思政引领 双创育人 阳光学院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8-07 16:4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在中国高等教育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阳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创四方园)为依托,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创新性构建“一核驱动-四创融通-六维递进”创新创业工作体系,将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深度融合,形成了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育人模式,为培养“新时代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理念创新:以“思政铸魂”锚定双创教育方向

阳光学院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双创教育的根本遵循,突破传统创新创业教育“重技能轻价值”的局限,提出“思创融合”育人理念。通过挖掘创新创业过程中的思政元素,将家国情怀、工匠精神、社会责任等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学生在创新实践中树立“科技报国”“实业兴邦”的理想信念。

在这一理念指引下,学院构建了“四有思政案例库”,收录“盲盒”惊喜课堂、创业团队助力乡村振兴等典型案例30余个,让学生在案例学习中理解“创新为了什么、创业服务什么”。《创意与创新》公共必修课作为思政与双创融合的载体,实现大一新生全覆盖,课程获评福建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其“线上有资源、线下有活动、过程可评估”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成为全省创新创业课程思政的典范。

体系构建:"四创融通" 搭建全链条育人框架

阳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以“思创-专创-科创-产创”四维融通为抓手,打破学科壁垒与教育边界,形成闭环式育人体系。

思创融合强化价值引领,通过邀请创业校友分享“诚信经营、回馈社会”的创业故事,组织学生参与红色文创设计乡村振兴创意大赛等活动,将思政教育转化为创业动力。专创融合推动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深度嫁接,各二级学院结合专业特色开发诸如“AI+智能制造”“数字文创”等跨学科创业项目,让专业知识成为创新实践的源头活水。科创融合聚焦技术创新,依托省级以上科研平台,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近三年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37篇,授权发明专利189项,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创业种子。产创融合打通校企协同通道,通过企业真实项目驱动,让学生在解决产业痛点中提升创业能力。

平台支撑:“六维递进”构建全周期实践生态

为保障双创教育落地见效,阳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打造“平台筑基-课程学习-竞赛实战-项目孵化-产业对接-成果转化”六维递进式路径,为学生提供从创意到落地的全周期支持。

在平台建设上,创四方园作为集“产学研”于一体的实践载体,已建成包括创客空间、孵化车间、产业对接中心等功能区的综合性平台,先后获评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福建省产创融合教育实践示范基地、福建省众创空间、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福州市优秀人才驿站等12项国家级、省市级荣誉,每年接待国内外高校考察交流100余次,成为展示双创教育成果的重要窗口。

在课程体系上,构建“通识筑基—专创深融—实战进阶”三阶段课程链。通识层开设《创意与创新》必修课,覆盖全校新生;专创层开设“创业管理”“技术创新方法”等专业选修课;实战层设置“创业沙盘模拟”“项目路演实训”等沉浸式课程,形成层层递进的能力培养体系,其中2门课程获评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高校就业创业金课。

在竞赛赋能上,形成“以赛代练、以赛促学”的良性生态。近三年学生累计斩获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奖项1000余项,其中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银奖、“挑战杯”全国二等奖等国家级高水平奖项11项,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挑战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竞赛成果反哺教学资源库建设,形成“赛事-教学-实践”的闭环。

产创融合:打通从校园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阳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通过“政策扶持+专业服务+产业对接”三维发力,推动双创成果落地生根。设立“阳光学院大学生创业基金”,累计投入资金500万元,为优质项目提供启动资金;组建由法务、财务、运营专家组成的服务团队,提供“一对一”创业辅导,形成涵盖企业注册、税务筹划、市场推广的全流程服务清单。

创四方园作为省级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已累计孵化创业团队189个,培育出年销售额过亿的徐振南、杨志龙等32位优秀创业校友。其中,2021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林菲团队研发的“基于AIoT的膝关节康复辅助设备”经过3个月产业化调试,正式进入智能康复设备采购清单,实现了“实验室成果-竞赛获奖-产业落地”的典型转化。

此外,创新创业学院构建“创业导师工作站”,聘请68位企业家、投资人担任校外导师,开展“创业沙龙”项目诊断会等活动,每年促成校企合作项目20余个,形成“校园孵化-产业对接-社会反哺”的良性循环。

经过多年实践,阳光学院双创教育成效显著:学生创业率连续五年居福建省民办高校首位,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6.8%;创四方园成为区域双创教育标杆,先后被列为福建省众创空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该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不仅培养了一批兼具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人才,更形成了“思政引领方向、平台支撑实践、产业反哺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新范式。未来,阳光学院将继续深化“一核驱动-四创融通-六维递进”模式的探索,为中国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贡献更多“阳光智慧”。

(王苹 林颖|编辑:中国日报社福建记者站 胡美东)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