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创新『送业务下基层 』应急培训模式

龙岩创新『送业务下基层 』应急培训模式

来源:闽西日报 2025-08-12 15:0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以前报灾情,房子裂条缝就勾‘倒塌’,损失估多少心里没底。”昨日,武平县灾害信息员刘东宏说,如今,裂缝宽度、修缮成本都有标准,误报率大幅下降,这得益于我市开展的“送业务下基层”应急培训活动。

为破解基层救灾救助及灾情管理难题,积极转变思路,我市于6月创新推出“送业务下基层”培训模式。该模式通过市级统一组织,采取“线下+线上”结合、“师资请进来、业务送基层”的方式,在全市7个县(市、区)逐县开展救灾救助业务暨灾害信息员师资能力培训,累计开设7个线下主课堂、133个线上分课堂,对县、乡、村三级共3526名相关人员进行了系统培训,有效提升了基层业务能力。

“龙岩的业务培训模式科学性、针对性强,培训效果好。”国家减灾中心专家现场授课,点赞“龙岩模式走在全国前列”。

培训内容方面,为精准对接基层需求,根据前期调研,针对基层反馈较多的全市自然灾害救助工作薄弱环节,培训围绕“自然灾害灾情统计报送与国家灾情管理系统使用”“因灾死亡失踪人口认定、评估与直接经济损失测算”“自然灾害救助资金管理使用和救灾资金系统操作”等核心业务定制课程。

培训形式方面,通过“线下主课堂(县级)+线上分课堂(133个乡镇级)”的双轨模式,各县领导、部门负责人、乡镇主要负责同志在主课堂与专家深入交流,面对面解决疑难问题。而像村级信息员和乡镇应急干部则无需奔波,在本地就能同步参训,确保培训直达“最后一公里”。

“变化太大了。培训前,救助资金申请流程看起来非常复杂,办理业务时常卡在材料上,资金拨付慢,群众有怨言。”永定区负责救灾资金管理的简玉琴打开系统APP告诉记者,现在专家手把手教会了系统操作和材料规范,还讲透了政策“为什么这么定”,资金从申请到拨付时间缩短了很多。

我市将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深化培训成效,在具体的工作中检验培训的成果,切实提高全市各级在灾情救助、灾情统计报送、救灾资金使用、避险避灾等方面的能力,在实践中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探索制定科学完善的工作机制,打造“龙岩救灾救助工作新模式”,助力基层自然灾害防范和救灾救助工作再上新台阶。

(龙媒体记者 曾俊钦 通讯员 谢马水)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