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定:从“机器换人”到“数字赋能” 技改激活发展新引擎

福建永定:从“机器换人”到“数字赋能” 技改激活发展新引擎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9-17 15:23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这个是近期新到的设备,我们技术人员现在正在做设备的调试,他要根据我们这个产品的参数进行设置,产品才能按照我们的参数自动生产。一个是能节省人工成本,第二个它的生产效率也会有所提高。” 龙岩市富鑫达电子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黄秀兰说。

连日来,龙岩市富鑫达电子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工人师傅们忙着对新购置的设备进行现场调试,今年以来,该公司已投入资金1600多万元对企业生产设备进行革新,截止目前,已新增设备20余台,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企业今年产值有望提高20%,突破8000万元。

“以前的话,我们是一个工序,需要一个人员去做,那么现在这4台设备只需要一个人员看管,而且一台设备,它是可以解决三道工序,也就相当于我们现在一个人员,他是操作了十二人的工作量。” 龙岩市富鑫达电子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黄秀兰表示。

而在永定,像富鑫达一样投入技改并非孤例。安通电装有限公司通过智能化改造,汽车线束及电装品年产值从2亿元跃升至3亿元,订单已排至2026年;金尚机械有限公司二期项目投产后,新增12条生产线,单名工人可操作8台设备,2025年产值有望破亿元。据统计,2025年1-8月,永定区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产值(含营业收入)超过90亿元(其中工业产值超10亿元,服务业营收超80亿元),同比增长超25%,全年预计突破百亿规模。

政策支撑与技术驱动是技改的双重引擎。永定区出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十一条措施》,对设备投资超150万元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贴息支持,优先扶持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改造。同时,依托文秀数字智造产业园,引进大数据、云计算企业入驻,培育70余家数字智造企业,形成通信设备、智能制造、数字服务三条产业链集聚效应。

技改不仅提升效率,更推动质量跃升。富鑫达电子通过设备参数精准调控,实现产品自动检测;安通电装运用大数据分析优化生产流程,产品良品率从85%提升至95%。

“通过‘1339’兵团式作战模式,已推动10余家企业完成‘智改数转’,培育24家规上电子信息企业,形成‘研发—中试—生产—服务’全链条生态。”永定区工信科技局副局长黄娉婷表示,从“机器换人”到“数字赋能”,永定区正以技改为引擎,推动传统制造向

智能制造转型。下一步,永定区将持续鼓励辖区企业设备换新、产品换代,力争2027年电子信息产业规上企业达40家,产值突破百亿元,为闽西南数字智造产业集群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熊 川∣编辑:中国日报社福建记者站 胡美东)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