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口岸实现大豆油出口“零突破”

泉州口岸实现大豆油出口“零突破”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10 16:4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0日,一艘装载6000吨大豆油的新加坡籍“美赞”轮从泉州肖厝港缓缓启航,驶向印度港口。这是泉州口岸首次出口大豆油,标志着泉州在粮油产业外贸领域实现“新突破”。

上午九时许,记者在南埔镇泉州港务集团权属肖厝公司港口看到,6000吨的大豆油通过管道注入“美赞”轮船舱,据悉,此次出口的大豆油全部由泉港本地粮油企业生产,依托肖厝港完善的仓储、灌装和物流体系,实现了从原料加工到出口运输的无缝衔接。

泉州福海粮油工业有限公司油脂产线负责人施宝兰介绍:“随着大豆油国内加工技术提升、产能优化,加上国际市场价格窗口期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走出去’的机会。这次出口帮助我们开拓国际市场,我们测算,利用国内外市场价差,这批订单可提升企业收益约2%-3%。”

此次泉州口岸的突破,一方面依托于泉州粮油加工产业的技术升级,另一方面得益于国际豆油价格攀升带来的市场机遇。此举将增强国内大豆油行业在国际油脂市场的话语权,并为泉州地区发展高附加值粮油加工外贸提供样本。

泉州港务集团肖厝公司总经理助理、总调度长王晓东说道:“作为泉州地区唯一直通铁路的港口,肖厝港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成为连接海洋与内陆的重要枢纽。此次首航成功,得到了泉港区委区政府、海关、边检、海事等口岸部门大力支持,验证了港口在跨境物流链中的核心作用。下一步,我们将探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粮油贸易合作。”

从一艘油轮的启航,到一个产业的突围,泉州大豆油出口的“零突破”背后,是企业勇拓市场的决心、港口基础设施的支撑与驻泉港的海关、边检海事等部门高效服务的保障。这条新开辟的外贸路径,不仅为区域经济注入活力,更成为国内粮油产业走向全球的生动注脚。

肖厝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二级警长王永苹表示:“为保障首航高效通关,我们提前通过警企联络机制对接企业需求,实施‘一船一策’方案,提供24小时预约办理、电子申报等服务。船舶到港即可作业、完工立即离港,节省滞港时间。未来,我们将继续落实国家移民管理局促进航运发展的举措,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柯铭鼎∣编辑:中国日报社福建记者站 胡美东)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