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福州10月17日电(记者 胡美东 张怡) 理学是传统中国思想的基石之一,朱子作为理学集大成者,因其思想体系的广博和系统性以及深远的影响力,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
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谢晓东援引历史学家全祖望对朱子文化的评价,称其具有“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的特点,明确指出“其思想不仅是宋代文化的集大成,也是到朱子为止的中国文化的集大成。”
谢教授表示,从内容上看,朱子学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和严密性三个显著的特点。
“朱子的思想没有局限在纯粹的儒学资源里,而是消化吸收了佛教特别是禅宗的思想,以及道家和道教的思想,从而完成了以儒家为基础的儒释道三家的融合。”这种开放性成就了丰富且包容的理学的思想体系。
在创新方面,谢教授强调,“朱子以理为首要概念,建构了一个新颖的理学体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朱子哲学是中国古代理性主义的最高峰。”
此外,谢教授还指出了朱子思想体系的严密性,称其具有高度的系统性和逻辑性。
朱子与福建有着深厚的渊源,他在此地出生,人生的大部分岁月都是在闽地度过。福建在朱子学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故而朱子学又被称为闽学,谢教授称其为福建的第一文化品牌。
谢教授表示,两宋之际,福建由于远离战争前线,几乎没有战火,而朱子在武夷山居住了五十余年,在福建其他县市生活了近十年,和平的环境有利于其思想的发展。
谢教授补充道,南宋时期,福建的造纸和印刷业高度发达,有助于朱子思想的传播。此外,二程高足杨时和游酢都是闽北人,他们努力把新生的理学在闽北扎下根来。朱子的老师李侗就是二程的三传弟子,同样生活在福建,这些都对朱子学的确立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朱子文化至今仍然是福建的重要文化品牌,也是中国文化底蕴的重要部分,为传统价值观及其现代应用提供了见解,并继续激发学术和文化交流。
依托其文化底蕴,福建南平将于本周末举办“朱子学与全球文明对话大会”,为国际文化合作与交流搭建高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