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定:“积善楼”里话重阳 孝善治理见真章——乡村文化会客厅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福建永定:“积善楼”里话重阳 孝善治理见真章——乡村文化会客厅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31 14:2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0月29日,重阳节当天,永定区大溪乡坑头村乡村文化会客厅——积善楼内暖意融融,由当地乡村干部组织的志愿服务队早早支起理发摊,为留守老人义务理发,剃刀过处,银发齐整;厨房飘出养生饭的香气,志愿者端着热腾腾的养生菜,挨桌送到老人手中。这一幕,正是坑头村以乡村文化会客厅为载体,深耕孝善文化、激活基层治理的生动缩影。

“理完发,更精神了,党和政府记挂着我们这些留守老人,心里感觉很温暖!”70多岁的游大叔摸着新理的头发,眼角泛起笑意。

“我们选择在积善楼内开展重阳关爱老人的活动,一方面是想让村里的留守老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另一方面是让志愿者能够在楼内感悟‘善’心,践行‘孝’道。”永定区大溪乡坑头村党支部书记游胜贤说。

近年来,永定区大溪乡深挖本土“善”基因,将始建于清代的积善楼打造为乡村文化会客厅的核心地标,楼内专门设立展区,陈列革命烈士何耀全少年时为邻里分粮、青年时投身革命济困,一生行善革命的历史事迹,一件件老物件、一段段口述史,让来到这里的人直观感受“善”的力量,成为了孝善文化的“活展厅”。据统计,一年来已有超过3000名学生、党员干部走进积善楼,在何耀全烈士的事迹前驻足沉思,将“善行天下”的理念深植于心。

“我们不仅要把村里的孝善文化宣传好,更重要的是要让这种文化能够‘活’在村民的日常,让孝老爱亲的温暖成为乡风文明的根与魂,把乡村文化会客厅打造成行善尽孝的重要载体。”永定区大溪乡党委宣传委员黄燕标表示。

新时代,大溪乡赋予积善楼“多功能治理平台”的新使命。党员大会、村民小组会在此召开,村规民约在这里修订完善,公益事业商讨、矛盾纠纷化解也常在此进行。

“遇到邻里纠纷,我们不急着‘断官司’,而是先请双方到积善楼,在何耀全的事迹前坐一坐,话一话‘善’的道理。这种‘以德服人、以善化人’的方式,让许多矛盾在茶香氤氲中化解,去年村里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8%,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永定区大溪乡党委书记胡立峰表示。

如今,积善楼已成为坑头村的“善能量场”。老人们在楼内学唱客家山歌、听讲座,孩子们在“孝善小课堂”里学写“善”字、听长辈讲古,党员干部在此重温入党誓词、谋划乡村振兴。正如村民所言:“积善楼不仅是土楼,更是我们心里的灯塔。”

(熊 川 张树湘∣编辑:中国日报社福建记者站 胡美东)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