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一响 金果满筐

机器一响 金果满筐

来源:新福建 2025-11-07 13:1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来了来了,开始摇了。”近日,福州市永泰县大洋镇的油茶林迎来丰收,人群中传来采摘工人龚福明的呼声。他手持便携式振动油茶果采收机,带有振动头的长手柄轻轻夹住油茶树枝。开机瞬间,整株油茶树随之抖动起来,短短几秒钟,“噼里啪啦”声四处响起,缀满枝头的果子就像急促的“果雨”般,纷纷落进树下的采收网中。

“用上机器,太快了,一棵树不到10分钟就摘完了,过去靠人工至少要30分钟。而且很方便,整台机器不足5公斤,女工也能用。”说话间,龚福明停下机器,示意让记者上手试试。

“这台设备是今年基地首次采购的便携式振动油茶果采收机,专门针对山区坡地、交通不便的油茶林而设计,也是福州首次实现机械化采收油茶。”人群中,看着自家油茶林首次使用机器采收的福建嘉成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永泰县大洋镇宵洋村小果“龙眼茶”示范基地负责人曹晋贤,十分激动。

站在一旁仔细观察机械采摘过程的还有油茶专家。“这种机器不是振动主干,而是针对单枝侧枝振动,幅度小、动力稳,不会动摇根系,不会影响树体生长。”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研究员、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特聘教授冯纪福向记者讲解设备原理。

过去,油茶采摘期用工难、成本高,一直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尤其是油茶小果,虽然品质好、油质佳,但因为采摘更费工,很多地方都不愿种。现在有了机械化工具,这个问题有望彻底解决,让好品种不再被埋没。”冯纪福说。

不一会儿工夫,采收网里满是沉甸甸的油茶果。工人麻利地将果子装袋,放上“山地小火车”,沿着一条架设在蜿蜒山间的2公里多的轨道运输下山。

“从前靠人挑肩扛,现在油茶果装袋上车,电钮一按直接运下山,省时又省力。”永泰县林业局营林科负责人李淑芳说,这条单轨运输车是去年利用“产油大县奖励资金”申报建设的,属于政策补贴项目,解决了丘陵地区的运输难题。

该油茶示范基地主打小果“龙眼茶”,是当地传统农家品种,果虽小,但出油率高、油质香浓、微量元素丰富,深受市场青睐。“以前因为果小难采,推广受限。现在有了新机械,我们敢大胆种、放心采。”福建嘉成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王茂清说,公司在永泰大洋的油茶基地共有2400亩,如今实现机械化采收,让他对未来油茶产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油茶产业是永泰县传统特色产业。截至今年,全县油茶总面积已突破14万亩,每年可产油茶鲜果4万吨,综合产值达2.1亿元。

(记者 陈欢欢 通讯员 蓝瑜萍 张彩仪)

【责任编辑:陈秋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