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两岸共月明” 第十七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主题文艺晚会在武夷山市举办

“茶香两岸共月明” 第十七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主题文艺晚会在武夷山市举办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17 18:59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1月16日,“茶香两岸共月明”主题文艺晚会在福建省武夷山市隆重举行。作为第十七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晚会以“序・茶缘”“千年一叶・同根”“万里茶路・同脉”“茶和天下・同心”及“尾声・筑梦”五大篇章,将武夷山“世界乌龙茶红茶发源地”“万里茶道起点”的文化底蕴和国际旅游窗口的现代魅力,以及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深情厚谊,编织成一幅兼具历史厚度与时代温度的文化长卷。

在艺术呈现上,晚会巧妙结合武夷山深厚的茶文化底蕴与现代舞台科技,带来多层次的视听体验。创意器乐秀《诗吟茶路》以中西乐器对话,再现万里茶道贯通中外的商贸传奇;科技光影秀《嘉木芳华》则借助投影视觉,展现茶科技与文化融合的现代生命力,赋予传统茶文化崭新的表达方式。

尤为引人关注的是,整台晚会始终浸润在“两岸一家亲”的浓郁情感中。从还原共同劳作记忆的《两山茶歌》,到寄托无尽乡愁的《明月照茶山》,再到引发情感共鸣的阿卡贝拉《望春风》,一系列节目无不诉说着“两岸一家亲”的深厚情谊。

原生态情境表演《两山茶歌》。(供图)

访谈环节《两岸茶事》成为全场晚会的亮点。台湾时事评论员赖岳谦在分享中强调:“茶不仅是一片树叶,更是承载两岸乡愁、记忆与情感的载体。”他用“同脉、匠心、人和”概括武夷山与阿里山茶文化的共通性,指出两地茶种同源、工艺相近,茶汤中流淌的是共同的历史回响与情感认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顺明表达了自己的愿景:希望联合两岸学者、作家和摄影师,共同编撰一部《两岸茶典》,为子孙后代留下两岸一脉茶香的文化地图。台湾青年代表恩恩与武夷山自媒体人沈丹想发起“海峡茶青创客走廊”计划,号召两岸青年携起手来,一同定义未来世界茶饮潮流。

台湾时事评论员赖岳谦。(供图)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王顺明。(供图)

台青代表恩恩。(供图)

晚会更将视野投向世界,以“茶和天下”的胸襟,完成了一次从历史到未来的文化巡礼。《武夷茶香》以跃动的节奏,让人们充分感受到武夷山向着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和福建会客厅阔步前行的脚步。《中国的味道》则以清新民谣唱出“三茶统筹”的现代图景。

最终,晚会在一曲气势恢宏的大合唱《茶香两岸共月明》中达到高潮。

从千年茶史到现代征程,从文化传承到产业创新,从个人乡愁到民族情怀,这场晚会用艺术的语言诉说着:茶,是穿越千年的共同记忆;明月,是跨越海峡的情感纽带;而携手前行、共创未来,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景。

(中国日报福建记者站 编辑:胡美东)

【责任编辑:李杭育】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