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林毅夫 出生地台湾宜兰,籍贯福建漳州,原名林正义(到大陆后改名),原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获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8年2月,被任命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
两度亮相
昨日,林毅夫在闽南师大“中国经济大讲坛”发展演讲,并来到厦大建南大礼堂与广大师生分享了他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认识,同时也分享了他眼中的“中国梦”
一种坚持
林毅夫驳经济崩溃论,称中国有潜力20年内年均增8%,2030年,中国大陆将是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经济总量是美国的2倍
2008年,林毅夫成为62年间首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高级副行长,他形容自己像“农村孩子考上繁华都市里的大学”;4年后,他在世行举办的盛大欢送会上,得到世行行长佐利克的赞美,“他给世行留下了崭新的理念、视角和挑战。”
在发达国家经济学家占绝对主流地位的世界银行,林毅夫如何发出声音并影响世界?世行归来虽近1年,但他留给世界的和带回中国的,依然在发酵。昨日,林毅夫在闽南师大“中国经济大讲坛”上,以“从西潮到东风”为题,回答了人们高度关注的问题。
为什么会是他
水涨船高,中国对世界减贫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林毅夫是2008年6月,应聘到世行担任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这个位置一般被认为是作为经济学家所能担任的在世界上最高的职位,过去一般由发达国家大师级的并且在政治方面非常有经验的经济学家担任。
而这一次世行为什么会选择林毅夫呢?“用句中国人常讲的话就是水涨船高。”林毅夫说。世行是1945年成立,其目的,是为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减少贫困做出贡献,从1945年成立到林毅夫担任首席经济学家的60多年的时间,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使6亿多人摆脱了世界上通行的一天1.25美元的贫困线标准,除此,世界的贫困人口并没有减少,要不是有中国对世界减贫事业的贡献,世界银行在过去60多年的努力并没有达到它预期的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林毅夫有幸成为第一个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世行首席经济学家。
当然,林毅夫本人的研究成果更起着决定性作用,尽管这些成果被他很谦虚地称为“心得”。1986年,林毅夫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拿到博士学位,后来到耶鲁大学的经济增长中心做了一年博士后。1987年,他回到国内,参加国内的政策研究和教学。“对中国过去的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为什么能在非常贫穷的基础上取得了在转型过程中的经济稳定和快速发展有一些心得。”2007年时,林毅夫在赴英国剑桥大学作马歇尔讲座时,就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整理,后来出版了在经济界很有影响的《经济发展和转型》。
接到世行聘任时,林毅夫以为到世行的主要工作,就是根据上述研究成果来帮助世界银行制定发展的政策,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贫困的问题,但情况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推荐